政法干警面试指导:新农村领域
发布时间:2013.08.04  浏览次数:4010次   来源:尚邦公考

新农村领域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

[政策解读]推行新型城镇化的具体措施和工作方向

整体方向:按照“核心带动、轴带发展、节点提升、对接周边”中原经济区河南战略空间布局,统筹推进大中小城市、中心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加快构建符合河南实际的现代城镇体系。完善载体、提升功能,增强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

1.推动中原城市群联动发展。

具体措施拓展:

推进交通一体、产业链接、服务共享、生态共建,着力培育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型城市群。推进中心城市组团式发展,加快中心城市和城市组团之间快速通道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形态,完善城区经济发展载体。

2.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具体措施拓展:

(1)深入实施城乡建设三年大提升行动计划,全面推进城镇交通、供排水、垃圾污水处理、供热、供电、供气、生态等基础设施建设。

(2)注重城市整体功能配套衔接,合理布局建设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和环保、商业服务设施,不断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和竞争力。

3.突出特色、强化支撑,增强县域城镇承载承接作用。

具体措施拓展:

(1)把县级市、县城和中心镇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发挥自身优势,强化产业支撑,完善公共服务,不断提高县域城镇承接产业转移、承受中心城市辐射、带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2)大力发展县域经济,依托产业集聚区和专业园区,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集群,促进产城融合。

4.统筹布局、分类推进,增强新型农村社区战略基点作用。

具体措施拓展

(1)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按照“分类指导、科学规划、群众自愿、就业为本、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原则,制定具体政策措施,积极稳妥开展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推动土地集约利用、农业规模经营、农民多元就业、生活环境改善、公共服务健全。

(2)把加快新型城镇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结合起来,统筹城乡规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管理,促进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3)建立以农民转市民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工作考核体系,切实解决农民进城就业、户籍、住房、社会保障、子女入学等问题,逐步使符合条件的农民真正转为城镇居民,享有平等权益。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