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热点:“暂时停产”
发布时间:2013.05.04  浏览次数:5223次   来源:尚邦公考

  三成公务车停驶,103家重点排污企业停产,所有渣土运输车停止上路行驶……北京市政府召开紧急会议,要求立即启动更加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并至少实施到周四24时。(1月30日《新京报》)

  为应对雾霾天气,有关方面的确下了很大力气。启动严格的大气污染应急减排措施,这在此前几乎从没有过。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这些措施得以持续实施,北京的空气质量应该会有所改观。

  不过,我们也不能太乐观。比如,“至少实施到周四24时”这一表述,就意味着,停产、停工和限排等举措,都是“暂时的”。过了这段时间,该生产的还是要恢复生产,该开工的还是要继续开工,该排放的还可能继续排放。暂时停产几天,显然难以彻底送走雾霾天。

  这也不能埋怨谁,因为这原本就是重污染日应急方案的一种延伸动作。既是临时应急,当然不能指望靠它彻底解决痼疾。不过,如果应急措施能够起到很好的成效,升级为常态举措也未尝不可。比如,当年伦敦频遭大雾困扰,英国政府采取的“应急手段”,很多都固化成了城市管理的长效机制。正是常态化治理,让这座城市得以摆脱“雾都”的帽子,成了如今世界上zui美丽的城市之一。

  提及伦敦的经验,是因为这种做法确实对我们有参考价值。面对130万平方公里的灰色天空,面对北京“一个月仅5天不是雾霾天”的现实,采取一些临时性的应急措施固然十分必要,但在宏观统筹层面,城市管理者也应该有意识地避开“头疼医头、脚痛医脚”的片面思维。

  不论是从实用主义的角度看,还是以辩证法的逻辑思考,昙花一现式的治理成果,很容易陷入“大雾锁城—暂时停产—恢复停产—大雾锁成”的恶性循环,显然是不科学、不值得提倡的。

  面对愈发严重的雾霾天气,我们要做的,恐怕不能只是“暂时停产”。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痛下决心制定系统性的环保规则,构建伦敦那样可以泽及后世的刚性制度,或许才是破题的关键。

  温总理zui近指出,要“采取措施应对雾霾,让民众看到希望”。这句话,应该引起城市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眼下雾霾漫天,人们尝尽苦果,终于达成“非减排不可”的难得共识,这正是下决心采取果断措施。以此为契机,建构环境治理长效机制,遭遇的阻力会比以往小很多。抓住这个机会,北京乃至中国,才可能彻底告别雾霾天。否则,等过几天天气转好,人们可能又会“好了伤疤忘了疼”。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