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信息安全需法律“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12.12.29  浏览次数:4183次   来源:尚邦公考
随着我国信息化提速,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正在加快融入人们的生活。人们已习惯于通过网络交流沟通、浏览新闻、搜索信息、网上购物、预订机票……很难想象,离开网络生活将会是怎样。
    然而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也无处不在。比如网上购物,要求人们填报姓名、电话、电子邮件和地址等信息,交易时还要求提供身份证号码和银行账号。这些信息如果被泄露,很可能给当事人带来麻烦。实际上,收集、窃取和倒卖个人信息的情况比较常见,媒体曝光的许多案例让人触目惊心。
    还有一种情况不太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即针对个人信息的隐性收集。隐性收集是在人们不知情的状态下,通过技术手段收集个人信息,以及浏览的网页、搜索的内容等使用网络的信息,并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以获取人们的兴趣和偏好。对于一些网站或电商来说,这些信息具有重要的商业价值。但这种收集个人信息的行为,在合法与侵犯公民隐私之间,还缺少一条清晰的界线。
    当前我国针对个人信息的法律法规不少,如宪法、刑法、国家安全法、保守国家秘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电子签名法及数十部部门规章等。但是内容相对分散、相互交叉,亟待从国家层面尽快制定一部专门的法律法规。
    全国人大常委会近期将审议“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草案的议案”,引起了网络和社会舆论热议,并被寄予厚望。我们期待尽快通过专项立法,对网络环境下的相关主体行为进行约束,对侵犯公民隐私的行为明确法律责任,为公民信息安全提供法律保障。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