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遴选面试每日一练(10月9日)
发布时间:2015.10.09  浏览次数:4928次   来源:尚邦公考

相关阅读

2015年安徽省直机关遴选面试备考方案

2015年安徽遴选面试YY公益课程

2015年安徽遴选公务员面试备考交流群:222746790

尚邦公考官方微信平台:dxgwyedu

 

1、有的人总是感叹怀才不遇,自己的才能得不到施展;但也有人说“有为才有位”。请对此谈谈你的观点。   

【参考答案】   

感叹自己“怀才不遇,才能得不到施展”的人,一种是有着真才实学,目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施展才华的舞台;另一种是自以为有才、实则资质平庸。而所谓的“不遇”,一是没有遇到欣赏自己的人,也就是伯乐;另一种是没有遇到机会。   

我认为“怀才不遇”只是一种消极的工作态度,其实不存在所谓的“怀才不遇”,自己就是自己的伯乐。那些感叹“怀才不遇”者,并不是真的怀才不遇,而是因为自己的不良习惯和心态导致了他们错失机会,甚至逃避困难和问题,致使与那些有着相同境遇的人拉开巨大的距离。所以说,要说有“怀才不遇”,那真正让自己“怀才不遇”的人就是你自己。   

不可否认,现实中有人确实会因为环境或者其他的原因,而暂时缺少施展才华的平台,但这并不是感叹“怀才不遇”的理由。“有为才有位”,指的便是只有具有相应才能并有所作为,才能获得相关职位。“才能”与“作为”是职位升迁的基础和前提。这既是对才能的肯定,也是贯彻落实任人唯贤的选人用人政策的具体体现。   

总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踏实,只有脚踏实地做好本职工作,才能全面提高自己,也才能在领导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2.近几年公务员报考变得越来越热,甚至有的地方报考比例已经达到了200:1,造成了“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局面。作为党员干部,请你分析一下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参考答案】   

近年来公务员报考越来越热,作为党员干部,我们要理性看待这一现象,辩证分析,究其原因有:   

第yi,当前社会就业压力不断增大,许多毕业生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此跟风报考公务员。   

第二,公务员职业相对比较稳定,有不少学生为求较好的福利待遇而报考。   

第三,社会趋势因势利导,不少人觉得公务员是一份体面的职业,而放弃自己适合的专业岗位转而投考公务员。这样的现象有利也有弊。公务员报考人数多,就有更多的人才参与到公务员筛选中来,在竞争中选拔高素质人才进入公务员队伍,有助于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但也有不少盲目跟风报考者,对公务员岗位性质不了解,也并不适合公务员工作,这样的报考不仅增加了用人单位选人的负担,也使真正适合的部分人才遭到浪费。因此,社会应通过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建立实习基地等方式努力给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学生自己也要想方设法自我增值,寻觅适合自己的就业方向,而不是盲目跟风参加各类热门考试。

 

3、现实生活中有很多“曲线”,他们有着很深的内涵。作为一名公务员谈谈你对“曲线”的看法。

【测评要素】综合分析题,属于哲理性范畴,类似的有木桶效应等。

答题思路就是解释意思——联系现实——深化主题(联系公务员工作),同时注意正反两方面阐述。 

【参考答案】

我们都知道两点之间直线zui短,曲线表面上看来拉长了距离,但是在特定的时候却可以让我们更方便的实现目标。比如盘山公路就是一种曲线,虽然距离增加了,但却更加的安全和省力。现实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很多曲线,他们有着丰富的内涵,合理的利用曲线的内涵可以让我们的工作和事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面对困难要把握曲线原则。主要说遇到困难和问题,要注意灵活性,要讲究方式方法; 

二、处理人际关系要把握曲线原则。主要说人际关系遇到同事误解或者领导批评,或者同事有错误,我们不能直言以对,要灵活处理,“曲线救国”,多学习多沟通化解误会和矛盾; 

三、突发事件要把握曲线原则。群众上访,或者有人情绪激动,或者出言不逊,我不能直接和他正面冲突,要灵活。可以安抚啊,劝解啊,通过其他方法让对方冷静下来,然后解决问题。 但是工作中不能只有曲线,遇到原则问题,不能曲线。作为公务员我们履行国家政策各项制度,一定要有原则性,遇到违反原则的事情不能做,不能投机取巧。然后发散开来谈几个列子,比如熟人讲情、或者让你网开一面之类的。 

其次,落实国家方针政策不能曲线。地方政府或者公务员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开展工作,不能虚以委蛇、搞变通,让政策变了味…… 还有,领导安排的工作或者事情,不能搞曲线。要认真落实,积极反馈,遇到困难要向领导说明情况。工作要保质保量等。 

zui后,作为公务员在工作中要把握曲线的原则和度,处理好工作。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