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家公务员每日一练:11月24日言语理解
发布时间:2014.11.24  浏览次数:3473次   来源:尚邦公考

    1.在经历或追寻美好生活境界的时候,人们往往急于达成自己的zui高意愿,有时就会忽略其中一些环节或方面。想要瞻仰东岳泰山的巍峨,感受其君临天下的气势,心里总恨不能一下子上峰顶,入云海,成就 向往,一尽其兴。殊不知,峰顶、云海固然是风光无限,但是那一路艰辛的攀登,甚至那每一级台阶旁的山花野草、寻常物事,又何尝不是风景?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做事情之前要有明确的目标

  B、 只有艰辛的付出,才会有回报

  C、 做事情要重视结果,也要重视过程

  D、 登上人生的泰山之路异常艰辛

 

    2.2011年4月29日从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会了解到,我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目前,全市包括江阴、宜兴在内的基金总量已超6000万元,比2009年增长一倍多,今年有望突破8000万元。去年,全市所 有基层派出所及交巡警大队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成立以来,通过基层各工作站上报信息受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已有79人,颁发奖金10、4万元。下半年,市区见义勇为基金会将举办“10年来我 zui感动的见义勇为英雄”活动。

  给上述新闻拟标题,zui适合的一项是( )

  A、 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规模逐年增长

  B、 无锡市见义勇为基金有望突破8000万

  C、 2010年无锡市成立见义勇为工作站161个

  D、 无锡市见义勇基金会表彰见义勇为人数已达79人

    

    3. 面对要求人民币大幅升值的全球压力,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制造业出口的平均利润率只有2%—3%,zui高不超过5%。如果人民币大幅升值,将造成大批企业倒闭和工人失业,从而使中国社会陷入新的动 荡。

  文段中有关专家意在说明( )

  A、 中国从国际贸易中收益甚微

  B、 中国尚不具备人民币大幅升值的条件

  C、 中国需要扩大对外贸易的收益

  D、 人民币大幅升值会造成国内动荡

 

    4. 保障房质量,责任大过天。一旦发生问题,其负面影响将使保障房建设的正面意义大打折扣。然而,今年以来,保障房、安置房中“墙脆脆”、“楼歪歪”、“渗水房”等 情况却时有发生。时间紧、任务重、资金缺,保障房建设有难度;资金回笼慢、成本上涨快、利润空间小,保障房建设回报少;建设规模大、开工项目多、监管人员少,保障房监督力量弱。于是,在一些保障房项目中,开发 商偷工减料,监理方听之任之,政府部门监管不力,致使质量问题频发。保障房质量好坏,直接关系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不能有丝毫马虎和放松,必须强化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一旦出了问题,不论责任人走到哪里,都要追 究责任。

  本段文字的核心观点是( )

  A、 建好保障性住房社会意义重大

  B、 建保障性住房存在时间、任务、资金和利润方面的矛盾

  C、 强化建设质量终身责任制才是保证保障性住房质量的根本之道

  D、 在建设保障房问题上政府要加强监管

 

    5. 在追逐太阳飞行的路上,失败和不完美是一直存在着,即使面对诸多困难,依靠太阳能把人类带上天空翱翔的梦想也依然充满着无限诱惑。也许40多年后,太阳能飞机承载数百名乘客进行商业飞行将不再是 梦想。正如冒险家、太阳驱动号项目负责人贝特朗·皮卡尔说所言:“这不仅是航空业的一次彻底变化,也是我们社会的一个完全转变。”

  本段文字意在说明( )

  A、 追求太阳飞行的路上并不完美

  B、 太阳能飞机前景依然广阔

  C、 太阳能飞机充满很多困难

  D、 航空业将出现彻底变化

 

    6.克鲁泡特金说:“物质的欲望,既然已经满足了,艺术的欲望,自然要涌激而出。”自然,生在富豪之家,有时夺于豪侈禄利,酒食征逐,他的理智,都被禁锢蒙蔽住了,不容易有机会去发挥他 的天才。但是生在贫寒家里,又须忙于谋求生计,不能受完美的教育。即或是他的文学,已经有了根基,假如他一日不做小说,一日不编戏剧,就一日没有饭吃,这样,他的作品,只是仓猝急就,以糊口为目的,不是以贡献 艺术为目的,结果必至愈趋愈下。

  文段中主要反映出来的观点是( )

  A、 文学具有家庭的烙印

  B、 家庭往往影响文学的成长

  C、 文学家的培养与家庭有关

  D、 文学家的培养是有诸多条件的

 

    7. 人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但一旦“变化”成为常态,人很快就会习惯新的环境,这就是“适应”原则。从生物学角度来理解,就是神经细胞对新的刺激物非常敏感,但习惯之 后即逐渐降低放电频率。比如一个人中了六合彩,财富的暴涨过程会让他感到非常开心,但一旦奢华变成生活常态,幸福感也很快回落到原来的水平;或者一个人突然瘫痪,身体自由的失去在一段时间里会让他非常痛苦,但 一旦伤残成为事实,他会很快恢复到命运转折之前的幸福水平。

  上述文段意在说明( )

  A、 人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常常非常敏感

  B、 固定居住者比四处游历者更难适应环境变化

  C、 变化也可以让人习以为常

  D、 越多地经历变化就会越处变不惊

 

    8.文学家要多读古今中外属于文学的作品。这就是造成文学家的第yi步了,他既有了偏于文学的嗜好,也必须多读属于文学的作品。读得愈多,机局愈精熟,材料愈方便,思想愈活泼。而久之,必能独辟蹊径 ,自成一家。——以蚕蛾作比喻,在它成蚕的时候,整天里沙沙的只顾食叶,时候到了,身体透明了,便将几十天内所食的叶子,牵成有条不紊的长丝,也将它自己隐在里面,好比雏形的文学家,读破万卷,心中 光明透澈,将百家之说,融化成有系统的思想,也将他自己濡浸在里面,然而他是不能 永jiu拘囚在里面的;也要和蚕蛾一般,白衣如雪,咬破茧丝,飞了出去。我们可以看假如蚕儿当初不肯食叶,不但以后不能抽丝,不能作 茧,不能成蛾,而且要立刻僵死的。所以即或是个人有偏于文学的嗜好,,终久不能勉强造成一个文学家。

  填入画横线部分zui恰当的一句是( )

  A、 如果妄想走捷径,成为一只另类的、取巧的“蚕”

  B、 若不肯多研究属于文学的书籍,他的思想终久是要破产

  C、 但又心有旁骛,不能持之以恒

  D、 但又仅仅沉迷于梦想当中,不为咬破“茧丝”而努力

 

    9. 东方首先发出了鱼肚白,霞光辉映着朵朵云片,辉映着还没消雪的奇形怪状的巅峰;

  在大平原的道路上听起来,河水声和鸡啼声是那么幽雅;

  繁星一批接一批,从浮着云片的蓝天上消失了;

  空气又是这样的清香,使人感到分外凉爽、舒畅;

  清晨,稻地野滩的草棚院里,雄鸡的啼声互相呼应着。

  将以上5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

  A、 ①③②④⑤  B、 ⑤②③①④

  C、 ⑤②④③①  D、 ①⑤②③④

 

    10. 真正的友谊储蓄,是不可能单向支取的;

  友谊,是人生一笔收获颇丰的储蓄;

  任何带功利性的友谊储蓄,不光得不到利钱,而且连资本都会牺牲殆尽;

  而是要通过互相的堆集减轻其重量;

  这储蓄,是患难中的倾囊相助,是迷途上的忤耳忠言;

  是跌倒时一把竭诚的扶持,是苦楚时抹去泪水的一缕春风。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 ①④②⑤⑥③  B、 ②⑤⑥①④③

  C、 ②③①⑤⑥④  D、 ②①⑤⑥④③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党校公考解析】转折词“但”以后是文段主要表达的意思。文段蕴含的意思是:无限的风光并不只在险峰,攀登的目标很重要,攀登的过程也一样重要;不应该仅仅急于达到目标,还应该注意欣赏路 途上的风景。四个选项中,C项zui为合适。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B。【党校公考解析】对于一般的新闻标题填入题,技巧就是看导语。文段的首句是重点所在,它主要叙述了两件事,第yi件事是见义勇为基金规模在逐年增长;第二件事是基金总量有望突破8000万。新闻标题应当引 人入胜、体现重点,综观四个选项,显然B选项既抓住了重点,又更吸引读者。本题答案为B。

 3.【答案】B。【党校公考解析】从文段的内容可以看出,有关专家指出我国制造业出口实际的利润非常低,zui高的利润还未超过5%;假如人民币升值,将会造成我国大量出口企业倒闭、工人失业等问题,这其实就是专家所要表 达的意图,即人民币不应该大幅升值,中国还不具有相应的条件。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4.【答案】C。【党校公考解析】整个文段的行文脉络是总—分—总式,对于保障房的建设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重点在于解决问题的对策,也即是必须强化建设质量终身 责任制。所以正确答案为C项。

 5.【答案】B。【党校公考解析】文段的第yi句是中心句,“即使面对诸多困难,依靠太阳能把人类带上天空翱翔的梦想也依然充满着无限诱惑”即是文段的意图,这句话说明“太阳能飞机前景依然广阔” ,文段举贝特朗·皮卡尔的话也证实了这一点。故本题答案为B项。

 6.【答案】C。【党校公考解析】文段列举了生于富豪之家和生于贫寒之家的人都难于成为文学家的例子,说明文学家的培养与家庭有关,故C项为本题答案。文段未谈“文学”,故A、B项错误。D项本身表述正确,但 文段主要谈的是“家庭”对文学家培养的影响,故不选。因此本题答案为C。

 7.【答案】C。【党校公考解析】由文段“人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但一旦变化成为常态,人很快就会习惯新环境”可知,文段要说明的是“变化也可以让人习以为常”,故C项正确。A项表述正确 ,但不是文段意图;B项属无中生有,文段没有涉及固定居住者;D项过度引申,文段只是说“一旦‘变化’成为常态,人很快就会习惯新的环境”。本题答案为C。

 8.【答案】B。【党校公考解析】文段末句是全文的结论,结论应该跟作者之前提出的观点一致,而文段第yi句便是作者观点,因此作者zui后得出的结论应该是“多研究属于文学的书籍”,而且“不肯多研究属于 文学的书籍,他的思想终久是要破产”,也正是作者以蚕蛾作比喻(“假如蚕儿当初不肯食叶……而且要立刻僵死的”)所要说明的问题。所以正确答案为B。

 9.【答案】C。【党校公考解析】句中都出现鸡啼声可知,二者必相邻且应在句前,由此可排除A项。句中的繁星消失,才有句东方发出鱼肚白,故前,由此可排除D项。句写人的感觉,句写人的听 觉,③①则是一段时间内的景色变化,因此句应当在②③句之间,排除B项,本题选C。

 10.【答案】B。【党校公考解析】阅读各句,由句中有“是不可能……”,句中有“而是……”可知,句应该紧跟句,由此可排除C、D两项。再看A、B项,②⑤⑥为一个 整体,论述友谊是储蓄,①④③为一个整体,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述真正的友谊储蓄,故排除A项,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