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策文】积极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发布时间:2016.02.26  浏览次数:3743次   来源:尚邦公考

【民政策文】积极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2014-11-17 10:19:10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2年10月08日 23 版)     作者:成都信息工程学院 徐 翀

  
    志愿服务是与政府服务、市场服务相衔接的社会服务的重要环节,在动员社会资源、满足人们需求、扩大服务范围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志愿服务在我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起来,志愿者人数急剧扩大,越来越多的人以极大热情投身到志愿服务事业中,对政府的社会服务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由于志愿服务在我国发展的时间不长,目前尚存在一些问题,如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定位和服务内容不够明确、志愿者个人权益保护不充分等。这不仅容易挫伤志愿者的服务热情,而且不利于志愿服务事业的长远发展。推动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综合运用法律等手段,积极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
  加快志愿服务立法。加快立法是构建志愿服务保障机制zui重要的环节。志愿者群体作为一个独立的、特殊的群体,需要专门的法律来保障其合法权益。在有效保障志愿者合法权益方面,许多地区进行了积极探索,广东、山东、天津、四川等地纷纷出台了地方志愿服务条例。但这些规定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不利于志愿服务基本制度的统一,目前还缺乏对志愿者进行专门保护的全国性法律法规。应进一步加快志愿服务立法步伐,尽快出台全国性的志愿服务法律法规,对相关地方性法规进行梳理和完善,出台具体的奖励和处罚措施,从法律层面对服务机构加强规范和管理,从根本上完善志愿服务风险防范的法律保障。
  强化志愿服务机构责任。志愿服务机构是保护志愿者合法权益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志愿服务机构应高度重视志愿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把对志愿者的权益保护作为一项重要日常工作。加快建立志愿服务风险防范机制,针对容易出现的志愿者权益受侵害问题,建立和完善有效的预防体系。在确立志愿服务项目时,既要设定服务目标,也要进行风险评估,有效防范危险的出现。严格实施志愿者注册机制,科学开展志愿者招募工作,努力将志愿者放在合适的服务岗位上。定期对志愿者进行系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帮助志愿者实现自我发展和自我提升。积极为志愿者创造安全的工作和服务环境,提供必要的工具和条件,帮助其更好地开展服务工作。
  增强志愿者自身权益意识。只有自身的基本权益得到保障,志愿者才能更好地为社会提供高效专业的服务。这些基本权益包括在志愿服务中获得自我成长、获得专业培训和基本安全保障等。然而,当前一些地方的志愿者基本权益没有得到很好保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志愿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许多志愿者认为,志愿服务是无偿的,需要无私奉献精神,不能考虑个人利益。事实上,鼓励无私奉献与保护个人权益并不矛盾。应进一步加强志愿者自身权益保护意识,使其充分学习和掌握保护自身权益的知识,在自身权益受到损害的时候,能够通过法律等途径维权。
  营造全社会支持志愿服务的氛围。志愿服务是面向社会的,其发展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各级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志愿服务的支持力度,加大对志愿服务的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对志愿服务和志愿者的认知,让人们从内心深处真正认可志愿服务和志愿者;引导全社会积极配合志愿者工作,为他们创造良好的工作和服务环境,给予志愿者更多的支持和理解,推动形成全社会参与志愿服务、支持志愿服务的良好氛围。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