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论中要重视表达能力
发布时间:2011.09.15  浏览次数:5278次   来源:尚邦公考
再好的思想,再优的方案,如果不形成文字表述出来.人们也不会了解,不会知悉。所以要把思想、方案通过文字表现出来,在申论考试中就是要形成所要求的文字:在形成这些文字的过程中.就有了对语言表达论述的能力要求,这就要有驾驭文字的能力和言传思想的能力。

一、考试要求的表达论述能力

考试对表达论述的基本要求是:遣词造句应当准确、简明、规范;联句成文应当条理清晰.理据相谐。
(1)准确。传输的信息绝不能有歧义。时间、地点、人物、范围、性质、程度等必须明确,解释惟一;赞同、反对,肯定、否定,必须鲜明,不能含糊。
(2)简明。剔除一切冗余信息,凸现主要信息。力求用zui精要的文字符号实现预定的表达目的。
(3)规范。一是使用的词语符合言者身份,适于审阅者需要;二是语出有据,勿用方言,尽避俗语。总之,要得体、郑重。
(4)条理清晰。把握主次,识别因果,从表达目的出发.安排句序、段次;语句之间、段落之间都要体现合理的逻辑关系。
(5)理据相谐。理,是观点、意见;据,是材料、实际情况。后者是对前者的支撑,二者要有必然的、内在的联系。“理”之正确与“据”之充实,相辅为用。

二、确立标题能力

确立标题,包括给文章的各部分确立小标题。因为标题言简意赅,具有高度的概括性,所以拟题的过程也主要表现为对文章内容高度概括的过程。一般地讲,文章标题产生的思维过程,是作者先产生了写作的动机,接着确定了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然后再根据中心思想选择一定的角度进行概括而形成标题。如果先写好了文章再确立标题,或者是由命题者提供了文章的内容要求确立标题,这就需要先看文章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想,在此基础上再概括出文章的题目。

文章标题的产生,除了要具有高度概括的能力外,它还要求思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甚至需要具有一定的直觉和灵感。一篇文章到底确定怎样的题目,它往往是一个发散性寻求的过程。一个好的题目,应该是概括而简洁、新颖而醒目,这就有一个比较和选择的问题。因此.确立标题时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发散比较、选择的过程。思维的领域越开阔,思维的触角越灵活,可供比较和选择的机会也就越多,这就使我们有可能数中择一,zui终得到一个满意的题目。同时,在思维发散、寻求的过程中,思维的灵活性又可能激发某种直觉和灵感,突然间得到一个zui佳的题目。

可见,确立标题的过程既要求有高度的概括力,又要求有高度的发散性和灵活性,甚至要期待于某种直觉和灵感,确立标题对人的思维有着相当高的要求。

三、概括中心思想的能力

概括思想就是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思想,一般在议论文中叫做中心论题或总论题,在说明文中叫做说明中心,在记叙文中叫做主题思想或主题。中心思想是文章思想内容的高度概括,是作者的立场、观点、对事物的认识和态度的集中体现,它是文章的灵魂。形成或确定中心思想,是写作过程中zui为重要的一个环节。
要提高概括中心思想的思维能力,主要应该考虑在题意的要求下.使所掌握的材料能够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并达到认识正确、思想明确、集中而富有新意。一般从以下两方面人手:

1.观点正确

一个人平时对各种事物所持的基本认识和观点,直接影响着他文章写作时中心思想的形成。这是因为人们在认识具体事物时,总是要以反映事物一般本质或规律的认识(如原理、原则、法则等)作为演绎的前提。如果前提有误,必然导致错误的结论。中心思想是对文章所谈的具体事物或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的具体思想,这种具体思想的形成,同样需以普遍性的原理或一般性的思想为前提。如果缺乏对一般事物的正确认识,那就难以形成对具体事物的正确思想。这就需要在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锻炼,使自己具有在正确的立场和世界观指导下的对一般事物的正确的观点。

2.方法得当

要从具体材料上升为理性的认识,形成文章的中心思想,从形式逻辑思维来说,在对材料进行分析、综合的过程中,还需要正确运用归纳、概括和演绎的方法。

归纳,是从个别的、特殊的事实出发,得出有关事物的一般性结论的推演方法。要从命题者所提供的具体事实和自己所掌握的具体事实材料中找到事物的一般本质或规律,从而形成文章的中心思想,就需应用归纳法。归纳法是由具体材料形成中心思想zui基本的一种方法。在还不能自觉地运用这种方法之前,我们头脑中的中心思想往往是模糊不清、游移不定的。因为没有明确而集中的思想做指导,所以文章的内容也只能是事实的堆砌和现象的罗列。运用归纳法所形成的中心思想,应该是具体材料本身具有的本质特征的概括反映,它应该与每一个别的、部分的材料的本质特征均保持同一性。而在这个问题上,经常容易犯的毛病之一,就是缺乏对所有材料的全面分析和综合,归纳时以个别代替一般,以局部代替整体,使中心思想所反映的观点出现片面性。例如,有些青年缺乏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这是事实,但如果由此而得出我们这一代青年都缺乏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的结论,这就犯了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因此,认真地研究每一个具体事实,并能合理地抽取这类事物共同的属性或本质,是运用归纳法形成中心思想应注意的一个问题。

概括,是从认识事物的种到认识事物所属的类的一种推演方法。通过概括,我们可以认识事物自有性质或关系的更为广泛和深刻的意义。例如,把“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明哲保身,但求无过”,归属于“自由主义”的一种表现,这便是一个概括的过程。在作文时,经常通过概括的方法来揭示具体事物所具有的性质或意义,使文章的中心思想明确而深刻。在还不善于运用这种方法时,在中心思想的形成上也容易出现两方面的问题:一种是不能将具体事实纳入所属的类,不能从更高的层次上去认识具体事实的性质或意义.就事论事,使中心思想缺乏深刻性。另一种则与此相反,即对具体事实无限度的概括而造成结论的夸大性,这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任意“拔高主题”。如把在劳动中表现出的不怕苦、不怕累的思想说成是英雄主义的高贵品质,把体育比赛中的偶然失利说成是缺乏集体荣誉感,这都不是对具体事实的合理概括。很多人作文中常常出现的说大话的情况,正是任意拔高主题的表现。它貌似思想深刻.实际上见解浅陋.并且会造成一定的危害性。因此,我们既要注意让学生能够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概括具体事实的性质或意义,加强中心思想的明确性和深刻性,也要注意概括适当,防止由于无限度地概括而拔高主题。

演绎.是把一般本质或规律的认识引申到个别事物中去的推演方法。它是我们以某一J氨理为依据去认识具体事物时经常采用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从·定的原理出发去考察具体的事实或问题,从而形成文章的中心思想.就要应用演绎的方法。例如.作文题是“怎样正确对待荣誉?”这时我们想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假如在荣誉面前骄傲自满.那就必然会使自己落后;如果能保持虚心的态度,那么就会继续前进,做出成绩。因此.在荣誉面前应该保持虚心的态度.防止骄傲自满的情绪产生。这个思考过程就是运用演绎的方法来形成我们对这个问题的基本观点,这个基本观点即是文章中心思想的核心内容。运用演绎的方法形成中心思想.首先所依据的理论前提必须正确,正如上一个问题所说,这就需要在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思想锻炼;其次要懂得演绎的规则.只有不违背这些规则,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上述三种推演方法,在中心思想的形成过程中经常是综合运用的。

四、取舍材料能力

文章的材料,就是用来表现中心思想的客观事实。材料和中心思想有着密切的联系,一篇文章如果没有明确的中心思想,材料就会失去统帅;如果只有中心思想而没有具体的材料,中心思想就会变成空洞的外壳。一篇文章只有做到既有鲜明、深刻的中心思想,又有充实,感人的材料,才会有较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取舍材料就是要从平时所积累的材料中选取那些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写文章之所以要选材,就是因为平时所积累的各种材料性质、类别各不相同,我们只有经过认真地鉴别、选择和加工,才能使所选取的材料更好地表现中心思想。取舍材料分以下两步:
第yi步,就是要对所占有的原始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从中选择出能够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来。一般来说,在中心思想确定之后,写作时都会在中心思想的激发下联想起种种材料。这些材料有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有些则不一定密切;有些是主要的,有些则可能是次要的。这就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分析和比较,通过鉴别保留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密切的主要的材料,去除那些与中心思想关系不大的、次要的材料。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表现中心思想所需要的材料。
第二步,就是对所选取的材料进行再加工,使其更真实、更典型。第yi步所得到的材料虽然可以用来表现中心思想,但它本身仍是原始的、粗糙的。为了使所选取的材料更真实、更典型.能够更充实、更有力地表现中心思想,这就需要对它进行再加工、再提炼。这个过程,就是对原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改造制作过程。经过这样的思维加工,使原材料舍弃了那些偶然的、表面的、片面的、枝节的成分,保留了zui有代表性的、zui富有特征性的、zui能够反映事物本质和规律的成分。这是对原材料质的进一步改造。由于这些材料具有了更高的真实性和典型性,因而也就更有效地突出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取舍材料,就是要从众多的原始材料中进行选择,选取那些真实而又典型的材料成为文章能够表现或说明思想的材料,去掉那些多余的材料。

五、语言表达

语言表达,就是按照一定的思路将所考虑的内容用文字符号固定下来。在这一过程中,一方面思维内容要寻求一定的表达形式与之相适应,另一方面表达形式又要求思维内容能够符合其规范。
首先,思维内容在付诸语言文字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思维在人的头脑中具有快速、简洁的
特点.它的作用主要在于达到自我理解;而语言文字的表述则要求准确、清楚.能够为他人所理解。所以思维内容在付诸语言文字形式的时候.语言对思维起着检验、过滤的作用。思维在语言的作用下,原先模糊的要变得清晰.原先杂乱的要变得有条理。思维根据语言文字表述的实际效果.内容单薄的再进一步充实,理解肤浅的再进一步加深,局部不合理的再进一步修正.形象不鲜明的再进一步突出其特征,等等。因此,思维的文字表述过程,是思维反复深化、思维内容进一步充实、思维过程进一步严密、思维质量进一步提高的过程:
其次,文章形式反作用于思维过程,使思维内容的表达能够符合文章形式的要求。度章的内容决定文章的形式.但文章形式又对文章内容起着制约的作用:在思维内容付诸语言文字的时候,思维内容总要寻求一种适当的形式来表达,而当这种形式一旦确定之后,这一形式便又反作用于思维,要求思维内容能够符合其形式的要求。例如诗歌、散文、戏剧、小说等不同的体裁形式.即对思维有着不同的要求。当一旦选定诗歌这-_形式,思维的内容就必然受到诗歌语言、结构、节奏、韵律等方面的制约。在这一阶段,思维只有在文章形式的作用下对思维内容进行反复的改造.才能达到文章内容与文章形式的有机统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由本站编辑整理发布,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本站管理员进行删除或修改。

尚邦公考

微信号:dxgwyedu

让学员带着“?”来,带着“!”踏上成“公”之路

立即关注
友情链接